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襄城县法院“从心出发 以法为盾”

发布时间:2025-09-26 18:30:51


为切实提升基层家事纠纷化解能力,凝聚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合力,9月26日,襄城县法院联合县妇联、县教体局,共同走进范湖乡,开展“从心出发 以法为盾”——家事纠纷化解与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巡回宣讲活动。本次活动聚焦婚姻家庭类高频纠纷,通过专业法律解读、典型案例解析与实用经验分享,为基层调解员、妇联干部带来了一堂兼具专业性与实操性的法治实务课。


宣讲中,城关法庭副庭长刘小平以《民法典》婚姻家庭编为核心,结合《反家庭暴力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深入剖析家事纠纷中的法律要点。刘小平以典型案例为鉴,详细讲解了抢夺、藏匿未成年子女行为的法律后果及人格权侵害禁令的适用情形,强调“法律不仅是裁判工具,更是家庭情感的修复器”。同时,深度剖析离婚冷静期、夫妻共同债务认定、探望权与抚养费分离等热点问题,帮助基层工作者厘清法律边界,提升依法调解的底气与能力。


婚调委调解员崔亚娇则从“彩礼返还”“赡养矛盾”等高频案例切入,生动诠释了家事调解中“合法、自愿、情理融合”三大原则的实践运用。她强调:“调解不是简单‘和稀泥’,而是要在法律框架内寻求情理法的平衡点,让当事人既解‘法结’又解‘心结’。”


县妇联兼职副主席栗兴华以“做妇女群众的‘贴心人’”为主题,分享妇联干部从“能干”到“会干”的转型路径。她提出“知心大姐、和事佬、带头人”三重角色定位,并介绍“走村入户—搭平台—办实事—树典型—学政策”五步工作法,呼吁基层妇联干部“脚下沾泥土,心中有姐妹”,以小事见真情,以实事暖人心,真正成为群众信赖的“娘家人”。


此次宣讲采用“法官讲法理+调解员授技巧”的“双师课堂”模式,通过案例复盘、现场答疑等环节,实现了法律理论与基层实践的有机结合。参会人员纷纷表示,宣讲内容“接地气、易操作、重实效”,为日后化解家事矛盾提供了清晰指引。下一步,襄城县法院将持续深化与妇联、教育部门的协作,完善结对指导、资源共享等长效机制,推动家事纠纷化解向源头预防、前瞻治理迈进,为构建和谐家庭、平安襄城贡献法治力量。

责任编辑:襄城县人民法院    


关闭窗口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