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事无小事,家和万事兴。家庭和睦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家事纠纷的调解不仅能化解矛盾纠纷,还可以解开心结,消弭宿怨。近日,襄城县人民法院城关法庭成功调解一起家事纠纷案件,实现了案结与心结的双解。
小花(化名)与小刚(化名)经人介绍相识恋爱,于2023年1月登记结婚。共同生活半年后,两人经常因家庭琐事生气吵架。在此期间,小花曾因病住院治疗,认为住院期间小刚对其不管不问,夫妻之间感情破裂。2024年11月21日,小花要求与小刚离婚,起诉至襄城县人民法院。
城关法庭受理此案后,承办法官万方芳第一时间联系双方当事人,从法、理、情的角度做双方的思想工作。经初步了解,小刚愿意离婚,但是要求小花返还彩礼8.8万元及金饰(价值1.2万元左右)。小花则认为,自己因病住院治疗期间,小刚未曾尽到丈夫的责任予以照顾,不同意返还彩礼及金饰。万方芳结合双方意见,便从做小刚的思想工作入手。经过一番耐心劝解,小刚意识到,作为丈夫,在小花住院期间疏于照顾是自己的错误,便对彩礼返还数额作出了让步。最终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小花自愿返还小刚彩礼3.5万元。
因小刚在外无法到庭参加诉讼,万方芳法官借助云上法庭对双方进行了调解,并牵头建立微信聊天群。在微信聊天群进行身份确认后,督促小花通过该微信群将3.5万元案件款转账给小刚,小刚接收后进行了确认。至此,该起案件得以圆满化解。
近年来,襄城县人民法院立足基层社会治理实际,织密家事纠纷“守护网”,实现“末端审判”向“前端化解”转变。自2024年8月城关法庭女子家事审判团队组建以来,家事法官用真心真情化解矛盾、解决纠纷。在结案的214件案件中,规劝当事人撤诉58案,对调解判决有给付内容且能当场履行的尽可能说服当事人当场履行,未能当场履行的则在调判后及时进行回访,切实督促当事人履行。截止目前,通过电话回访32人次,督促履行68件,既减轻了当事人诉累,又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真正做到案结事了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