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过花甲,本应是子孙承欢膝下,尽享天伦之乐的年纪。但王某和丁某两位六旬老人因生活琐事渐行渐远,遂诉至襄城县人民法院要求离婚。最终,在法官、家调委调解员的温情调解和劝说下,老两口冰释前嫌、重归于好。
城关法庭受理此案后,立即委托驻庭襄城县家事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经调解员崔亚娇电话初步了解,王某(女)与丁某(男)均已六十有余,且两位老人的子女已成年,因王某长年在外打工,双方关系疏远,感情逐渐淡漠,遂诉至法院请求离婚。
考虑到双方年龄较大,线上开展调解工作困难,调解员崔亚娇便多次通过电话联系对双方进行调解。调解之初,原告王某情绪激动,说到委屈之处更是心酸流泪。经过深入沟通交流发现,两人之间矛盾的根源在于丁某长期不关心王某的生活,且在王某与儿媳的家庭矛盾处理中没有顾及王某的感受,造成王某心理受到伤害,不愿再与丁某一起生活。
万方芳法官与调解员崔亚娇沟通后,就夫妻关系缓和、家庭矛盾处理作出了调解方案,并通知双方到庭进行调解。调解过程中,万方芳法官认真倾听双方心声,平复双方情绪,从多年共同生活感情不易、老伴需相互照顾的角度出发,耐心为双方做思想工作,劝导双方摒弃前嫌、互谅互让。同时,对丁某进行劝解,告知其要包容、理解、关心妻子,多体谅妻子的不容易。经过万方芳法官的耐心劝导,丁某诚恳的向妻子道歉,并承诺以后会多关心王某,王某也表示将不再外出打工,就近找活干,以缓和夫妻关系。最终,王某打开心结,撤回对丁某的起诉,夫妻重归于好。
近年来,襄城县人民法院受理老年人的离婚案件逐年增多,2024年以来,受理60岁以上老人离婚案件已达16件。襄城县人民法院城关法庭针对近期前来口头请求离婚、咨询离婚的老年人呈上升趋势的现状,为妥善化解老年人感情纠纷,坚持柔性司法,守护亲情,积极思考如何定分止争,着力打造以“家”为底色,以“情”为纽带,以“和”为导向的纠纷化解机制,形成以“法院主导、民调参与”的诉调合力,通过贴心调解,融通法理情,共筑和谐港湾,将离婚纠纷化解于诉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