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一场跨域百公里的调解......

发布时间:2024-02-01 18:44:49


    1月31日,天色刚蒙蒙亮,“请系好安全带,目的地南阳市方城县XX村......”伴随着导航语音提示,一辆警车缓缓驶出了襄城县人民法院。此时,车上乘坐的是民一庭的干警李嘉楠、贾伟杰,两人要去百公里外的南阳市方城县某村送达应诉手续。或许有人会问,进入信息化时代,法院已经全面普及电子送达。
    为什么还要跑那么远送达一个手续呢?
    这就要从头说起了!
    2023年7月16日,孙某将自己名下的一套公寓出租给李某,双方签订房屋租赁合同,约定租期自2023年7月17日至2024年1月17日,租金共计6000元,按季度支付。当日,李某支付租金2000元、押金1000元,并承诺剩余租金1000元于月底支付。2023年8月15日,孙某向李某催要租金,李某称不再租赁房屋,将钥匙放置门外水桶下面。孙某打开房屋发现沙发、柜子均被损坏,空调仍在运转。再次联系李某时,发现李某电话停机、微信被拉黑。

    

    

     民一庭受理案件后,多次打电话联系不到李某,向李某邮寄应诉手续也被退回,因此民一庭干警李嘉楠、贾伟杰便驱车前往李某户籍地南阳市方城县某村。到达目的地后,李嘉楠两人在村中多方询问,找到李某询问租赁房屋情况后,又与李某家人沟通,听取李某及家人的意见。李嘉楠当场打电话联系孙某,进行劝导沟通。通过两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帮助双方当事人释法明理、讲清利弊、分析成本后,孙某、李某各自作出让步。中午12时,承办法官姚晓芹通过云上法庭联系双方当事人,线上签订调解协议,李某支付孙某房屋租金、电费、沙发和柜子损失共计1500元,在调解微信群中,李某支付孙某1500元,双方再无其他争议,此案得到实质性化解,做到案结事了。“嘉楠,咱俩这一趟可没白跑,不仅成功送达手续,还把案件当场给调解成功了......”贾伟杰说。

     群众事,无小事。襄城县人民法院立足服务大局、为民司法,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积极延伸司法职能,深耕诉源治理,提升调解效能,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一线,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责任编辑:襄城县人民法院    


关闭窗口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