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襄城县人民法院城关法庭联合住建局、消防部门来到常庄社区,就一起物业服务合同纠纷案件进行了巡回审理。物业公司工作人员、部分业主、社区群众参与了庭审旁听。
数名业主因纠纷拒交物管费
在某物业公司诉闫某等人物业服务合同纠纷案中,某物业公司因催要业主缴纳相关费用无果后,向法院提起诉讼,起诉称,“业主闫某等人长期拖欠物业服务费、生活垃圾处置费等费用,要求闫某支付拖欠费用并承担违约金。”而业主闫某等人则表示,由于拆迁时开发商等商家曾承诺入住后可免10年物业费,从而拒交物业费。
住建局+消防+法院”引导物业纠纷就地审理
城关法庭受理案件后,为了给当事人提供更加“便利、有效、低成本”的司法服务,决定采用巡回审判的方式,前往物业纠纷发生地的社区现场审理该案件。
开庭前,襄城县住建局工作人员围绕物业费定性、公共费用分摊纠纷、《民法典》适用等问题对群众进行一一讲解。

消防救援大队讲解员向物业公司负责人和业主们讲解消防知识,以现场教学方式对如何正确使用燃气报警器、灭火器等有关防火设备进行了详细讲解,提高了业主的风险意识。

庭审中,承办法官在充分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的情况下,依法对物业服务合同的合法性、拒交物管费用的具体金额、拒交时间等案件事实进行了重点调查,庭审现场秩序井然,旁听人员认真聆听。承办法官耐心释法明理,告知双方当事人各自的权利义务及不履行合同义务的法律后果。
“小”法庭化身法治宣传“大”课堂
巡回审判结束后,城关法庭负责人张玉硕就地摆摊设点,与旁听群众展开互动交流,并对大家的疑问进行实例解答。旁听人员对法院将庭审搬至“家门口”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通过现场旁听,零距离感受到法庭的严肃和法律的威严,既方便业主了解案情,又可以学习庭审规则、法律知识,与司法进行零距离接触。
下一步,襄城县人民法院将创新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能动司法,不断创新工作方法,通过上门送达、上门调解等司法便民举措,打通司法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以“如我在诉”的为民情怀,在审判工作中不断彰显司法为民初心,以司法温度守护一方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