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司法为民的最前沿、化解矛盾纠纷的第一线,襄城县人民法院城关法庭坚持用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大力推行“枫桥式法庭”工作经验,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真正让司法力量赋能基层社会治理。
“钱已经收到了,谢谢你,岳法官!”近日,年近80岁高龄的陈老先生一大早来到法院门口,将这面写有“秉公执法 一心为民”的锦旗送到城关法庭员额法官岳豪远手中。
2023年6月,陈老先生因债务纠纷起诉到法院,同村的陈某已经欠债十多年了,却压根不提还钱之事,陈老先生每逢春节、农闲就去陈某家中,陈某每次都说过段时间手头松了就还钱,结果一直开空头支票,5000元的欠款遥遥无期。如今陈老先生急需用钱,无奈之下,将陈某诉至法院。
城关法庭受理该案后,由员额法官岳豪远承办,翻阅完卷宗,岳豪远法官不由得感叹:5000元相比动辄几万、几十万的诉讼标的而言虽然不多,但是对于年事已高一直在乡里务农的陈老先生而言,却不是一笔小数目,是陈老先生面朝黄土背朝天辛勤劳作的积累,何况这笔欠款已经拖欠十年有余。由于借款时,陈老先生并没有要求对方写借条,无法证明该笔借款的真实性。岳豪远法官便多次与陈某联系试图做调解工作,但沟通几次下来,陈某均否认借过陈老先生5000元。然而,最后在通过电话送达法律手续时,陈某自认:“欠陈老先生的5000元钱现在还没有给,年前因为疫情没有赚到钱,到过了年麦天回来就还钱。”根据电话送达手续的录音、案件事实,岳豪远法官依法作出判决,陈某在判决生效后十日内偿还陈老先生5000元借款及利息。判决生效后,陈老先生收到该笔款项,实现案结事了。
小案件里有大真情,小服务中见大民生。锦旗的背后,是“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时刻挂念,是“利民之事,丝发必兴”的为民情怀。襄城县人民法院始终走在“为群众办实事”的路上,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以民心为导向,牢牢守护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以实际工作成果检验主题教育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