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召开全国法院严格落实立案登记制要求切实保证及时立案专项工作部署会,宋海萍副院长代表河南高院作经验介绍。
宋海萍副院长指出,近年来,河南高院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按照最高法院部署,把立案登记制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摆在首位强力推进,立案便捷度、群众满意率不断上升。今年1-11月份,全省法院共接收网上提交立案104.2万件,审核立案71.8万件,网上交费37.4万件,总量分别排名全国第2、第5;跨域立案4036件;首次申请执行案件网络财产查控期限内发起率98.52%,排名全国第3,全省法院立案工作取得了新成绩、实现了新发展。
一是省院党组高度重视。去年以来,省院党组先后10余次听取立案工作汇报,胡道才院长多次签发立案工作规范性文件,就立案工作提出明确意见,参加代表委员、律师代表座谈会,反复强调有诉必理、有案必立,不允许拒绝立案、限制立案、拖延立案。全省法院同步开通移动微法院、诉讼服务网,三级法院和人民法庭均可提供网上立案、跨域立案、网上交费服务,网上立案3天内审核率95.2%,网上立案后不需要再提交纸质立案材料,当事人在家里用手机或者到就近一家法院、法庭均可办理立案事务,全省法院立案渠道更加多元、立案条件更加方便。
二是全面加强立案管理。省法院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牢牢把握需求方向,对于立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发现后迅速整改,迅速规范。去年以来,先后印发统一立案、随机分案以及登记立案、诉前调解等规范文件20余份。经过近两年的努力,全省法院民事、刑事、行政、执行案件全部实现由立案庭统一立案、电脑随机分案,当事人立案来回跑的问题基本解决,强制诉前调解、线下压案、案件“蓄水池”问题大幅度减少。
三是全面加强对下检查指导。胡道才院长来河南任职后,就强调要盯住立案难问题,早抓紧抓,抓实抓牢,对在立案问题上不执行中央决定和最高法院规定,搞变通、打折扣,损害群众利益的严肃处理,绝不姑息。去年以来,省法院建立日常监管、不定期检查工作制度,采取明察暗访、定期通报、一事一议等方法,对全省184家中、基层法院进行督导,先后明察暗访315次,实现监督检查全覆盖,共发现立案问题75个,编发情况通报 27期,《一站式建设专刊》34期,督办立案投诉148件。组织开展5次立案集中检查,对问题突出的28家中、基层法院全省通报批评,扣减当年绩效考核分值,省法院院长、主管副院长、纪检组长约谈相关法院院长,对5家基层法院有关领导和责任人员给予党纪政务处分。
四是全面提升立案业务水平。下发《关于在全省法院立案诉讼服务条线建立学习制度的规定》,编发学习资料,建立周学习制度,全面加强政治理论、法律知识和操作技能学习,做到应知应会、熟练运用。明确要求立案审核岗位必须配备正式干警,暗访时当场核查其身份,落实不到位的立即整改,确保立案审核质量与效率。探索部署立案诉讼服务“好差评”系统,立案后系统自动发送短信链接,由当事人对立案人员态度和工作效率进行评价,督促工作人员时刻保持良好精神状态,不断提升服务水平。今年以来,省法院受理的群众来信来电投诉下降80%以上。
宋海萍副院长强调,河南法院将认真学习贯彻本次会议精神,严格按照最高法院部署和姜伟副院长讲话要求,坚决落实立案登记制规定,全面加强对下监督指导,切实提升立案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