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切实把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阶段,把信访问题解决在基层,襄城县法院三项措施积极推进源头治理和矛盾纠纷。
强化群众工作,全力营造信访工作的良好外部环境。襄城法院结合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紧紧依靠基层力量,及时将矛盾纠纷发现在基层,化解在基层。深入开展“一村一法官”“万名法官回访当事人”“社会法庭”以及诉调对接工作,排查各类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参与调处各类突出矛盾和问题,使一大批矛盾和问题在基层当地得到妥善化解。认真开展法制宣传和法律服务,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坚持送法进农村、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为广大群众提供法制宣服务传和法律服务,做好释疑解惑和教育疏导工作。
加强内部管理,积极预防和减少涉诉信访案件的产生。始终坚持关口前移,不断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信访案件的产生。狠抓教育管理,增强为民意识。结合创先争优活动、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等,教育和引导干警牢固树立大局意识、为民意识、责任意识、廉洁意识,教育干警自觉端正对待涉诉信访工作的态度,增强信访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狠抓审判管理,提升审判质效。将案件质效和信访工作作为部门和干警绩效考评的重要内容,同时纳入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全力予以推进。建立了以立案、审监、监察为龙头的案件质量通报制度,每季度对各部门的信访率、上诉率、发改率、再审率进行通报,并直接通报到办案部门和承办法官,督促干警进一步提高办案的责任心和质量意识。制定了《审判流程信息化管理办法》,强化审判流程管理、审判运行态势分析,有效提高审判质效。狠抓调解工作,化解矛盾纠纷。
注重多元化解,努力形成化解涉诉信访问题的合力。加强资源整合,强化协调配合,形成联动机制,促成多元化解。强化部门联动,形成工作合力。牢固树立立审执一盘棋的信访工作理念,将信访工作作为推进立审执一体化工作的重要内容。加强立案、审判、执行环节的沟通联系,从立案开始,各个阶段均做好案件信访风险评估,做好风险提示,各审判和执行部门对重点环节均采取措施,分清责任,积极预防涉诉信访案件的发生。建立立体化调解系统。深入推进诉调对接工作,建立完善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创新调解方法,建立了案前劝导、诉前调处、诉中联动、司法确认等四项调解机制,创设了全程调解,冷处理调解 、舆论引导调解等十项调解机制,努力促进案结事了人和。强化领导包案,化解重点积案。对重点涉诉信访案件,坚持实行“定时间、定人员、定领导、定责任、包案处理”的工作责任制和“一案一策”的工作方法,并对包案情况定期进行通报,切实将包案责任落到实处。争取各方支持,促成多元化解。依托全市突出信访问题联动调处机制,积极借助社会各方力量,通过召开法官与律师协调会,邀请人民陪审员、执法监督员和村委会、街道、社区 、工青妇等组织参与涉诉信访调解、化解等方式,努力构建多元化解格局,妥善化解矛盾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