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造就一支公正、高效、廉洁、为民的法官队伍,襄城县法院坚持以人为本,了解各阶层人民群众的生活现状和对司法工作的期待,用心关注民生,悉心体察民情,耐心倾听民声,精心排解民忧。积极回应和满足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不断改进和完善工作机制,开创工作新局面。
开展诉调对接,减轻群众负担。该院坚持“调解优先、调判结合”的办案方针,将诉讼调解作为首选结案模式,使纠纷在互谅互让中和解,案结事了,当事人化解纠纷成本低、损失小。主动探索人民法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新方式,完善和创新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干部群众等担任特邀调解员,设立诉调对接工作中心、站点,指导和组织各种非诉调解力量以非诉方式化解矛盾纠纷,为群众提供更多可供选择的纠纷解决渠道,形成以“非诉引导、法院主导、敢于突破、建章立制、保障有力”为特色的“襄城模式”。
推进文化建设,弘扬法治精神。该院深入挖掘法院文化的社会价值,在办公楼、审判法庭、机关庭院等建起文化墙,增添具有襄城地方特色的文化元素,让当事人在耳濡目染中增进对我院工作的认知和认同,形成风清、厚德、敬民、公正、尚法的“襄城法院精神”。探索法院文化走向社会的方法和路径,打造“法院文化进乡村、进家庭、进社区”等文化宣传平台,引导人民依法表达诉求、理性对待司法,促进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通过调解、裁判等诉讼活动,特别是在各种节日来临之际开展以节日文化为背景的“执法办案”主题活动,大力弘扬明礼、尚德、仁爱、孝悌、和谐等优秀传统文化,做到每一起案件不仅使当事人的权利得到救济、矛盾得到化解、关系得到修复,而且让当事人和社会公众知荣辱、明善恶、重品行。
密切联系群众,以公开促公正。该院党组成员带头开展“法官回访当事人”活动,上门了解当事人的困难,并予以解决。院党组选取人民群众最关注的十件实事向社会公开承诺,件件得到落实。将5月4日、6月1日、8月1日、9月9日和12月29日作为“公众开放日”,并根据情况增加开放日,敞开大门让群众深入了解。审判人员把法庭搬到厂矿企业、田间地头等离群众最近的地方,开展巡回审判,巡回审判率达到36%。为工作日较忙的当事人设立“假日法庭”,实现诉讼无障碍。依法公开的案件全部公开审理、裁判文书全部上网公布、典型案件庭审进行网络视频直播,接受公众监督。每起案件从立案、审判到执行、归档,全程输入局域网,杜绝暗箱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