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佳节,亲友团聚,原本是合家欢乐的节日,但一些“奇葩”年俗却让网友忍不住“吐槽”。
张女士告诉记者,母亲并非真的不想让自己在家过年,只是传统风俗认为出嫁的女儿会把娘家的财气带走,而母亲与儿子生活在一起,心中不免有些顾虑。
闺女不能在娘家过年
“本来想陪老妈过个年,可在除夕那天被‘赶’出门了。今年春节前,张女士回到山西晋城,打算陪70多岁的老母亲过个大年,但临到年底,母亲却悄悄对她说,嫁出去的闺女除夕夜里不能待在娘家。
张女士告诉记者,母亲并非真的不想让自己在家过年,只是传统风俗认为出嫁的女儿会把娘家的财气带走,而母亲与儿子生活在一起,心中不免有些顾虑。
据了解,出嫁的女儿不能回娘家过年的风俗在山西、陕西、河北、山东、河南以及京津冀地区的不少地方仍然存在。
专家说法
民俗专家常嗣新认为,以现代的眼光看,这种风俗既不合情也不合法。“过年的主题是家人团圆,而这种风俗割裂了父母与女儿的感情;此外,规定子女‘常回家看看’的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实施后,顽固坚持这一陋习更有违法之嫌。”
大年初一不能洗澡扫地
今年,南方媳妇小周第一次回河北婆家过年,一切都让她觉得不习惯。“特别是大年初一那天,好像做什么都是错。”小周抱怨说,早上起来想像往常一样冲个澡,可婆婆说会把财运洗掉,那至少也得把头发洗洗吧,可婆婆还是不让。“新年该有个新面貌,为什么反而不让洗呢?”
除了不能洗头洗澡,小周发现,在婆家大年初一还不能动扫帚。小周问了才明白,初一不能扫地、倒垃圾,为的也是不把“财运”扫出门。
专家说法
常嗣新表示,在北方不少地区,都讲究“正月初一不能动扫帚、不能洗头洗澡”,否则会把好运气和财富带走。“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这些禁忌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相信它们会慢慢消失。”常嗣新说。
女人不能上桌吃饭
“每年跟老公回家过年,都能体验一把‘男尊女卑’。”武汉姑娘袁莉说起在婆家的过年经历,显得“义愤填膺”。“过年时天天都有客人来拜年,家里的男人们就统统上桌吃饭,女人们就都下厨做饭,不管是新媳妇还是老母亲,都上不了桌,只能在厨房支个小桌随便吃点,或者等着吃大桌剩下的饭菜。”
袁莉说,为此她曾以各种方式“强烈抗议”,但无济于事,“只能入乡随俗了。”
专家说法
山西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民俗学博士卫才华表示,“女人吃饭不上桌”这一习俗,一度出现在山东、河北等地区,与中国传统的男尊女卑观念有关,随着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近年来正在趋于淡化。“传统习俗因地而异,这需要地方政府对当地的文化传统、承载文化的生活环境等方面深入了解,适时改进。”
“奇葩”年俗
初五半夜放炮
大年初五子夜(0点)时分,刚刚入睡的山西小伙王博,就被一连串的鞭炮声吵醒。“鞭炮声一直响,持续了十几分钟才停。”王博说,正月初五是“破五”的日子,当地习俗是在黎明时放炮,送穷鬼、迎财神。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初五午夜时也开始有人放炮,让人难以安睡。
专家说法
卫才华表示,“破五放鞭炮”是我国由来已久的习俗,表达了人们脱贫致富的美好向往。然而,近年来随着雾霾天气增加,鞭炮被视为空气污染的一大源头,午夜放鞭炮更是扰民。卫才华认为,这种情况下,人们可以在传承文化内涵的同时,逐步放弃这种习俗。卫才华指出,对于民间的种种“奇葩”年俗,应通过文明倡导逐步扬弃。
综合新华社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