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昨日发布《互联网用户账号名称管理规定》。规定共十条,对公众上网注册或使用的账号名称(包括头像和简介等注册信息)进行规范,明确规定网上昵称的“九不准”。该规定自3月1日施行。
一图读懂“账号十条”
适用范围
在中国境内注册、使用和管理互联网用户账号名称,适用本规定。本规定所称互联网用户账号名称,是指机构或个人在博客、微博客、即时通信工具、论坛、贴吧、跟帖评论等互联网信息服务中注册或使用的账号名称。
监督管理机构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实施原则
后台实名、前台自愿
“九不准”具体内容
违反宪法或法律法规规定的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颠覆国家政权,破坏国家统一的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损害公共利益的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破坏国家宗教政策,宣扬邪教和封建迷信的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散布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或者教唆犯罪的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含有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内容的
目前网上昵称的“十大乱象”
假冒党政机关误导公众,如“中纪委巡视组”
假冒媒体发布虚假新闻,如“人民曰报”
冒用他人身份,侵害个人合法权益
假冒名人包括外国元首,如“普京”、“奥巴马”
假冒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发布虚假信息
名称和头像包含淫秽色情内容,甚至公然招嫖
在简介中传播暴恐、聚赌、涉毒等违法信息,如“枪械军火商”、“乡村赌场”
违背社会公德,宣扬低俗文化
公然分裂国家,破坏民族团结
宣扬邪教和封建迷信
两个问题
1谁来治理?怎么治理?
“我们重点强调,企业要落实互联网账号名称管理中的主体责任,配备与其服务规模相适应的专业人员。”国家网信办移动网络管理局负责人徐丰表示,单靠政府部门的力量,实现对网络监管的全覆盖是不可能的,要发动广大网民参与到网络生态的治理中来。
“企业要建立健全举报的受理和处置机制,在举报受理方面加强力量,完善流程,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徐丰说。
“账号十条”出台后,新浪微博随即发布公告,承诺将进一步加大清查和打击微博昵称、头像中的违法侵权行为,欢迎广大网友参与举报,“对于确
认违规的账号,将在24小时之内予以处理”。同时呼吁,“互联网公司对违法侵权行为,采用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策略”。
徐丰表示:“对于网友的申述和举报,如果互联网企业没有受理,国家网信办所属的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将24小时受理社会举报。”
举报方式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举报电话12377,举报网址www.12377.cn,举报邮箱jubao@12377.cn。对举报有功人员,举报中心将予以奖励。
2是否意味着“全网实名制”?
徐丰强调:“此次规定是针对前台账号名称的乱象进行治理,关于后台的真实身份信息管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相关决定已有明确规定。政府的政策依然
是‘后台实名,前台自愿’。”
中国传媒大学文法学部政法学院副院长王四新说,“账号十条”的出台,并不意味着全网实名制,只是在后台实名的基础上加强前台的管理。
对于后台实名之后,相关个人真实信息会不会被泄露和盗用的担忧,徐丰强调:“企业要严格依法保护用户信息及公民个人隐私。”
相关新闻
微信抄袭第五次将永久封号
微信公号抄袭现象引起广泛关注。微信团队3日在其公众平台发布抄袭行为处罚规则:第一次删文并警告、第二次
封号7天、第三次封15天、第四次封30天、第五次永久封号。对于不遵守平台规则,乱使用“原创声明”功能的恶意和违规
行为,一经发现和被举报,微信公众平台将永久回收其“原创声明”功能,且进行阶段性封号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