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爱心超市至今,已有50多万网友与河南商报互动
一位省人大常委会委员说,爱心超市不仅是在做慈善,同时也在倡导节能环保的生活方式
爱心超市也是一种循环经济
记者董林徐方方李肖肖孙李爽崔文王杰
近日,河南商报对爱心超市的持续报道,不仅引发了市民爱心如潮,也引起了网友关于二手物品的讨论。
闲置的东西,弃之可惜,但是对有需要的人来讲,却是宝贝。省人大代表也借河南商报提倡,利用闲置物品做慈善,可以让孩子从小树立环保意识,富有爱心,“节能环保、循环经济意识,要从娃娃抓起。”
爱心超市
衣服超额啦现在小家电短缺
连日来,河南商报持续关注郑州的爱心超市,市民反响强烈,并引发爱心如潮。
二七区临时救助科科长王丹说,除郑州市民外,焦作、新乡等地的爱心人士也纷纷通过邮寄的方式奉献爱心。现在每天都能收到上百件八成新的衣服。现在二七区民政部门的工作人员正在加班加点整理衣服,“太多了,具体数字还没统计出来。”
王丹建议,捐赠的衣服,最好是适季的。目前,捐赠的衣服,春夏秋冬的都有,但根据实际情况,最好捐赠外套、羽绒服等冬装,小家电短缺。不少贫困家庭,住在老旧小区,家里没有暖气,需要取暖器。同时,也有不少低保户、低收入家庭需要炒锅、蒸锅、衣架等物品。
受助者
做爱心的受益者也要做爱心的奉献者
昨日,在保全街爱心超市里,郑州市民周景正在免费供给区的衣架前挑选棉裤,“以前还不了解爱心超市,看了报纸后,抱着试一试的态度过来一趟。”周景的妹妹视力残疾,同时也是低保户。
经过仔细挑选,周景相中了两条厚毛裤,不到5分钟便办完了所有手续。“我今天帮妹妹领取了,也打算把自己闲置的物品捐赠给爱心超市。”周景说,他不仅要当爱心的受益者,也要当爱心的奉献者,人人参与,才能让它更好地发展下去。
热心网友
看到了爱心和团结
河南商报关于爱心超市的报道,在网络上已成热点,通过河南商报官方微博、掌中河南客户端,网友与商报热烈互动。
报道至今,共有50多万网友与商报互动、评论留言。
@ZHY粉色:爱心超市的运营,让我看到了爱心以及团结,能在中国生活是件美好的事情。
@怀念俏黄蓉翁美玲:河南商报对爱心超市的报道非常全面,几种爱心超市的运营模式讲得很清楚,存在的问题,报道中也清晰指出了,很有借鉴意义。
省人大常委会委员
循环经济要“从娃娃抓起”
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委员、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董广安在看了河南商报关于爱心超市的报道后,对爱心超市这种帮扶模式给予肯定,同时,又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
她说,爱心超市这个平台,表面上看,是传递慈善,往大了讲,就是在倡导节省、环保的生活方式。
董广安建议:可以号召一般的生活超市建立“爱心角”,形成全民慈善局面;对捐赠者发放“爱心存折”,只要往爱心超市捐赠东西,就可以累计爱心积分。“爱心存折”更有利于教育下一代,让孩子从小树立环保意识,富有爱心,“节能环保、循环经济意识,要从娃娃抓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