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党建工作

浅谈审判流程管理的改革与完善

  发布时间:2012-10-23 15:39:07


审判流程管理是人民法院整个审判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案件从立案开始到执结归档之前的不同阶段,对案件的审理程序进行一系列有效管理的总称。依据诉讼法及有关司法解释制定有关管理规则,对案件的审理,实施全面跟踪管理的一种方法和制度。

一、现行审判流程管理的形式及作用

审判流程管理是运用科学的、系统的操作方式对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加以管理和监督,是人民法院审判活动的信息中心、调度中心和监控管理中心。通过其功能的充分发挥,以实现人民法院工作的公开、公正和透明,密切人民法院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关系,使人民法院工作表现出其法律性、社会性、群众性的高度统一。最高人民法院把建立审判流程管理机制作为法院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各地人民法院为了加强审判监督和管理,也都建立了审判流程管理制度,主要形式为:建立起立案大厅,加强立案庭的人员和装备配备,扩大立案庭的职责范围。实施以统一立案、统一收费,立案和审判相分离、审判和执行相分离、审判和监督相分离、审判和司法鉴定相分开,由立案庭对诉讼程序实行全程管理。主要包括:审查决定立案;决定排期开庭;负责案件的上呈、归档;办理案件的记录,裁判文书的校对、法律文书的送达、卷宗的装订、归档、财产保全、证据保全、庭前准备等司法辅助性工作;实行案件审限监督和程序监督。这种方式相对于传统审判管理模式来说无疑是一次巨大的进步,对于提高审判工作效率和质量,增强审判工作透明度,加强审判监督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有利于人民法院的司法改革顺利进行,有利于人民法院 贯彻司法为民的宗旨,促进法官尽职尽责完成审判使命。

二、现行审判管理存在的问题

    1、对审判流程管理的认识不统一,观念有待转变。实践中个别法官对流程管理不理解,认为网络上的录入工作与书面形成的卷宗材料,属于增加了更多无谓的工作量,因此在工作中有消极、抵触情绪,如对案件的适用程序、排期时间任意变更,对有关的流程信息表不予填写,还有的对审限跟踪监督不予理睬等。

   2、法院物质装备落后,流程管理的科技含量低。有的基层法庭,虽然也努力在推行审判流程管理,但与之配套的电脑软、硬件设备跟不上,个别法官的计算机操作水平低,有的甚至完全手工操作,重复劳动多,工作负担重,且因流程中环节多而手工作业易出差错,妨碍了司法效率的提高。

  3、审判流程管理庭室人员力量与承担的任务不相适应。将流程管理的职能赋予立案庭后,大量的案件审理中的程序性工作及管理和监督工作增加了庭室的工作量,使一定时期内庭室的人员力量与承担的任务难以适应,造成工作量的不平衡。法庭负责录入微机的审判人员有时忙于审判事务,没能及时录入案件信息,有的录入的信息内容不全面、不正确。如有的法庭只录入了立案审批表,没有开庭笔录和裁判文书,当事人的信息只录入人名和性别,其他内容未录入,有的张冠李戴,甚至甲案号中录入了乙案当事人的信息等。

    4、审判流程管理的配套措施和有关制度有待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推行审判流程管理制度是一项系统性的综合工程,它涉及到诉讼的各个环节,必须有完备的措施和制度,才能保证其高效和谐运作,否则会出现推诿、扯皮、矛盾的现象。比如录入立案案由的标准不统一,送达难,排期开庭、监督考核及奖惩制度等方面,也有待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三、审判流程管理工作的改革与完善

    1、构建短信互动平台系统,并将法官工作手机纳入该系统,通过信息管理员在当事人与法官之间充当中介,对信息内容进行审核和过滤,确保当事人与法官之间沟通及时顺畅。

    2、加大、办公自动化建设的力度,完善网络化功能。一些法院局域网络建成以来,一直未充分起到作用,审判流程管理与司法统计工作长期受到制约。因此,应大力加强办公自动化建设,不断完善网络化功能,尽快使审判流程管理与司法统计工作走上自动化的轨道。当前,应保证立案庭录入人员、司法统计人员及各业务庭室内勤人员能够登录到局域网内公用服务器,实现实时录入案件流程,切实提高流程管理与司法统计工作的水平。

  3、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业务水平。既要加强计算机知识的学习,提高计算机操作水平,熟悉计算机的结构、性能及软件的数据结构,做到能够及时处理非硬件故障造成的死机、程序错误等现象。最基本的是要学会如何安装软件、设置打印机和如何传输数据。又要加强司法统计知识的学习,尤其是最高法院下发的审判流程与司法统计的图书资料,一定要认真学习,熟悉掌握。

    4、设立庭前调解制度,规范排期开庭及繁简分流制度,减轻案件审判压力。随着案件的不断增多,有必要增设庭前调解程序,以过滤诉讼案件,提高审判效率,实现“案结事了、社会和谐”。笔者建议,可在立案庭设立“速裁组”,专门负责庭前调解和办理申请支付令、诉讼保全等案件、以加大庭前调解、速裁的力度。

  5、加强交流和沟通,确保流程管理与司法统计工作顺利进行。案件流程管理和司法统计软件有其自身的设计缺点,也就是容错率不高,规则设计不灵活、查询功能不方便。只有严格按照软件要求输入特定的信息,才能自动生成正确的报表。立案庭与各业务庭要加强交流与沟通,对指标的认识要达到一致。司法统计员汇总报表后,每月应定时把数字反馈到各业务庭,让各业务庭了解每月案件的收结情况,以更好地对案件审限进行监督,确保及时结案,提高审判效率。

   总之,通过不懈的探索和努力,人民法院在审判流程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案件质量和效率有了明显的提高,减少了案件超期审理现象,促进了司法公正与效率的有机统一。

责任编辑:杨 凯    


关闭窗口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