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以来,襄城县人民法院不断完善工作思路和创新工作方法,把提升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作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从五个方面入手,积极提升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质量。树立质量是案件生命线的意识,发挥案件评查的质量监查作用。根据各业务庭每月的结案情况,及时对所审执结的案件案卷进行常规评查,一卷一评、一卷一表,从流程时限、事实认定、证据采信、适用法律、庭审程序、文书制作、文书送达、装卷归档等方面认真评查;对上级法院二审改判案件或发回重审案件、本院再审改判案件、引发上访的案件、群众反映强烈的信访案件,及时查找案件存在的问题,进行动态监控。
调解。坚持“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工作思路,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在提高案件调解率上下功夫。把“加强调解、疏导矛盾”作为办案的第一选择,不断强化法官的调解意识,把群众观点贯穿于各项工作中,在遵循调解自愿、合法原则的基础上,始终把帮助当事人解决纠纷作为调解的根本目的,使双方当事人更能理解和接受调解;注重法官调解能力的培养,提升调解水平,提高调解成功率;整合资源,拓宽调解渠道,着眼大局促三大调解有机对接。
作风。从思想作风、审判作风、工作作风、纪律作风和领导作风等层面上进行全方位的排查,认真梳理存在的问题,教育干警提高认识、规范言行、节制业外活动,树立人民法官清廉、公正、为民的良好形象,提高服务大局、执法办案、廉洁自律的能力,扎实推进工作。
廉洁。全院上下层层签订责任书,形成主要领导负总责,分工明确,一级抓一级,责任到人,上下协调,齐抓共管,全员参加的党风建设工作格局。努力建设一支“忠于职守,勇于负责,清政廉洁,执法如山”的法官队伍,使每一位法官把“廉洁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牢记在心,付诸行动上,在办案过程中,不该拿的不拿,不该吃请的不吃请,始终拉紧廉政这根弦,增强党员干部职工拒腐防变的意识和能力。
宣传。结合审判工作,大力开展阳光司法活动,通过开展庭审评查、裁判文书评查等活动,选择典型案例公开报道、到案发地巡回开庭审理案件等形式,以案释法,以案普法,扩大办案的社会效果,全方位、多角度向群众宣传普及法律知识,为群众提供法律服务和解答法律咨询。通过多种宣传平台,展示法院发挥审判职能打击犯罪、化解矛盾、维护社会和谐平安的工作亮点,提高法院工作的知晓率和满意度。